周期輪回 景氣回落 ——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穩中求進策略探析(一)
發布時間:2022-09-06
編者按 最近幾個月,國際經濟面臨衰退,國內疫情多點頻發,下游需求不振,中游開工不足,位居產業上游的各類化學品和大宗基礎化工原料市場價格也相繼沖高回落,石化企業利潤大幅縮水。重重壓力下,石化行業和企業如何逆勢而上、穩中求進?特推出系列述評,敬請關注。
今年上半年,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521.2億元,同比增長24%。對于行業下半年的工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表示,全行業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夯實“穩”的基礎,提升“進”的優勢,全力交出一份行業逆勢而上的奮斗答卷。
之所以提出“逆勢而上、穩中求進”,是因為與上半年相比,近段時間行業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
一是產品價格下滑。盡管去年以來石化行業高歌猛進、業績大超預期,但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卻是“旱澇不均”,價格傳導衰減,“上游吃飽、下游躺倒”的現象既不正常,更不宜持久。由于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出口不振,國內疫情反復致使下游消費低迷、中游開工不足,最終反饋至上游。進入6月之后,隨著歐美等國相繼加息,原油價格見頂下滑,大宗商品期貨和化工產品價格沖高回落,7月更是加速下滑,在行業資訊機構重點跟蹤的400多種化學品中,產品價格超過九成環比下跌,超過七成同比下跌。至8月中旬,原油價格已跌至半年來最低,跌幅超過30%,而部分化學品價格更是跌幅驚人,像1,4-丁二醇(BDO)、丙二醇、異丁醛、醋酸等相較年內高點被“腰斬”的不在少數,硫黃等部分產品更是遭遇“膝蓋斬”。而液氯產品竟然是負價格,每噸需要倒貼幾百元外售。
二是企業增長乏力。在產品價格暴跌的強力沖擊下,不少企業效益逐月下滑,業界普遍反映經營壓力加大。目前除了資源型企業仍能保持增長外,即便是萬華化學、恒力石化、榮盛石化這類頭部企業,上半年也出現業績下滑、增長乏力。特別是直接以原油、煤炭等為原料的初加工企業七八月份業績下滑態勢更為明顯,行業機構認為不少上市企業的三季報“將會很難看”。目前以煤炭為原料的煤化工企業就面臨產品價格大幅下滑、煤炭價格高位盤整的窘境。這是因為在迎峰度夏的大背景下,大型煤企優先保障電力用煤,煤炭市場供應大幅減量,化工用煤供應異常緊張。而化工企業沒有長協煤炭發運政策,化工煤運力受到限制,導致原料采購困難、成本急劇升高。以山東為例,其煤化工產業頗具優勢,但在成本和售價的“剪刀差”下,7月全省化肥和煤化工企業銷售收入環比下降10.16%,而利潤則環比下降56.3%。進入8月份,尿素等產品價格加速下滑,導致企業利潤斷崖式下跌,目前已有半數企業虧損。
三是市場預期下降。由于化學品價格快速大幅下滑,基于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游經銷商和用戶都抱觀望態度,導致許多化學品有價無市,市場流通較差,庫存快速上升,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壓力。以化肥市場為例,由于經銷商提貨積極性不高,部分生產企業發貨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一半。雖然企業不斷下調價格,并出臺提貨優惠、保底等政策,但市場反應寡淡,企業不得不借用外部貨場存放產品,個別復合肥企業庫存累積到幾十萬噸,嚴重占壓資金,最后只能減產停產。據調查,目前山東重點尿素企業開工率不足八成,復合肥企業裝置利用率不足三成。
對此,部分業內專家和企業負責人認為,石化行業有著較強的周期性,自2020年10月以來的此輪行業景氣周期,是以疫情影響結束、經濟復蘇為預期的,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緊缺以及歐美通脹推波助瀾,加速了這一進程。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今疫情影響遠未結束,加之美國逆全球化割裂產業合作,歐美多國競相加息,全球經濟面臨衰退。多重因素影響下,大宗原材料“曲高和寡”,以鋼鐵、建材為代表的產業處境艱難,化工行業也很難一枝獨秀,近幾個月多種化學品價格呈斷崖式下跌,預示著為期兩年的本輪行業景氣進入退潮期。
在這一嚴峻形勢下,企業管理者務必保持清醒頭腦,深刻把握行業運行規律,調整預期,做好過緊日子的打算。要充分認識到去年以來的行業高景氣再難出現,下半年多數產品將進入成本競爭階段。而在疫情時有反復、俄烏沖突膠著、歐美倒行逆施、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產能過剩的部分行業可能要面對激烈甚至惡性的同質化競爭。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