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亚洲人成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簡介

發布時間:2012-04-09

    測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農作物的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N、P、K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講就是在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核心是解決農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的補充農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缺什么元素補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補多少,實現各種養分的平衡供應,滿足農作物的需要,達到提升肥料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節省肥料支出,增加種植收益的目的。
    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基本原理
    測土配方施肥以養分歸還(補償)學說,最小養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應報酬遞減律和因子綜合作用律等為理論依據,以確定不同養分的施用總量和配比為主要內容。
    1、養分歸還(補償)學說:農作物產量的形成有40%—80%的養分來自土壤,但土壤本身不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養分庫”。為保證土壤有足夠的養分供應容量和強度,保持土壤養分的被吸收與輸入的平衡,必須通過施肥這一措施來實現。依靠施肥,可以把農作物吸收的養分“歸還”土壤,確保土壤供應能力。
    2、最小養分律:農作物生長發育需要吸收各種養分,而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限制農作物產量的是土壤中那種相對含量最小的養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種養分(最小養分),如果忽視這個最小養分,即使陸續增加其他養分,農作物產量也難以提高。只有增加最小養分的量,產量才能相應提高。經濟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將農作物所缺的各種養分同時按農作物所需比例相應提高,促進農作物高產。
    3、同等重要律:對農作物來講,不論大量元素或中微量元素,都是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的。如果缺少某一種微量元素,盡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會影響某種生理功能,導致農作物減產。玉米缺鋅會導致植株矮小而出現白苗,水稻苗期缺鋅會造成僵苗,棉花缺硼會使蕾而不花。微量元素與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能因為需要量少而忽略。
    4、不可代替律:農作物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在農作物體內都有一定的功效,相互之間不能替代。如缺磷不能用氮代替,缺鉀不能用氮、磷替代。缺什么營養元素,就必須施用含有該元素的肥料進行補充。
    5、報酬遞減律:從一定土地上所得報酬,隨著向該土地投入化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報酬的增加幅度在逐步減少,并且施肥量超過合理用量時,農作物產量與施肥量之間的關系就不再是逐步上升模式,單位施肥量的增產效果反而會呈遞減趨勢。
    6、因子綜合作用律:農作物產量高低是由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諸多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其中必有一個起主導作用的限制因子,制約著農作物的產量。為了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經濟效益,一方面,施肥措施必須與其它農業技術措施密切配合,發揮生產體系的綜合功能。另一方面,各種養分之間的配合作用,也是提高肥效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測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測土配方施肥基于田塊的肥料配方設計,首先要確定N、P、K養分的用量,然后確定相應的肥料組合,通過提供配方施肥資料或配方肥料,指導農戶施肥。施肥量的確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與植株測試推薦施肥方法,肥料效應數據法,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法和養分平衡法。
    1、土壤、植株測試推薦施肥方法:氮素推薦,根據土壤供氮狀況和農作物需氮量,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和精確調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調控;磷鉀肥通過土壤測試和養分平衡進行恒量監控;中微量元素利用因缺補缺的矯正施肥策略。
    2、肥料效應數據法:根據田間試驗結果,建立當地主要農作物的肥料效應數據,直接獲得某一區域,某種農作物的N、P、K肥料的最佳施肥量,為肥料施用推薦提供依據。
    3、土壤養分豐缺指導法:通過土壤養分測試結果和田間肥效試驗結果建立不同農作物、不同區域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提供肥料配方。
    4、養分平衡法: 根據農作物目標產量,需肥量與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目標產量的施肥量,通過施肥補足土壤供應不足的那部分養分。施肥量的計算方式為:施肥量(公斤/畝)=(目標產量所需養分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養分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
    三、測土配方施肥的主要過程
    測土配方施肥包括:測土、配方、施肥、供應、施肥指導五個核心環節。在實際生產中包括三個主要過程。
    1、測土:對土壤養分進行測試,了解土壤供肥能力,主要測定項目包括:有機質,N、P、K、中微量元素含量及酸堿度,含水量等。土壤測試應在播種栽培之前進行,獲取土壤基礎肥力作為配方依據,也可在農作物生長期進行,為及時追肥提供依據。一般平原區,大田農作物100—500畝采集一個混合樣,丘陵區、大田園藝農作物30—80畝采集一個混合樣,一般農作物取樣深度為0—20厘米,果樹為0—40厘米。將土壤樣品取回化驗,進行分析測定。
    2、配方:根據土壤測試得到的土壤養分狀況,所要種植農作物預計要達到目標產量,以及這種農作物的需肥規律,計算出所需要的肥料的種類、用量、施用時期、施用方法等。一般是由土壤肥料專家制定配方,并將配方制作或施肥資料提供給農戶指導施肥。
    3、施肥:按照配方施肥資料將各種肥料進行合理施用。可以將單質肥料配合施用,也可以直接使用配方肥。所謂配方肥就是根據農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以各種單質化肥或復混合肥為原料,采用摻混或造粒工藝制成的適合于特定區域或特定農作物的肥料。施用配方肥易于操作,方便簡單,適宜推廣。
    四、測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則
    1、有機無機相結合,多施有機肥:有機無機相結合是指根據有機肥和化肥的特點,合理搭配進行施肥。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促進化肥利用率,具有明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改善農作物品質的作用,因此必須堅持多種形式的有機肥投入。有機肥肥效長,養分全面,宜作基肥。化肥可以及時提供補充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要在有機肥的基礎上施好化肥。化肥速效,有效期短,養分單一,即可做基肥更宜做追肥。
    2、科學合理使用化肥: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及不同的農作物的需肥特點,確定使用化肥的品種、數量和配比。根據農作物生長發育情況、需肥特點,確定施肥次數和時間。各種營養元素的配合施用是配方肥的重要內容,隨著產量的不斷提高,在耕地高度集約利用的情況下,必須注重N、P、K的互相配合,在N、P用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尤其需要注意補充鉀肥,鉀常被稱為“品質元素”,補鉀有利于提高品質,獲得優質高產。
    3、配合中、微量元素肥料:農作物生長需要多種中微量元素,隨著大量元素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農作物產量大幅增高,土壤缺乏中微量元素的狀況隨之加劇,要注意及時補充各種中微量元素。但不同土壤、不同農作物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存在差異,應根據測定結果缺什么元素補什么元素。根外追肥,養分吸收快,而且對土壤不會產生影響,因此提倡中、微量元素的根外追肥。
    4、用地養地相結合:堅持用地養地相結合,投入與產出相平衡,使農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提倡合理的輪作倒茬,提倡結合深翻施用基肥。
(連鎖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