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亚洲人成在线观看,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 農業科技創新邁出堅實步伐

發布時間:2023-01-16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雖然寒冬未盡,但田野里已孕育著新的生機:河南新鄉,冬小麥喝足了水,正在安靜生長;江蘇淮安,水稻育苗大棚里,技術人員正忙著往水稻缽苗機內投放種子……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糧食事關國運民生。2022年,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總產量達13731億斤,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邁進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重大突破不斷,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新的一年,各地農業科技工作者們聚焦高產、低碳等農業科技前沿,描繪著新一輪的現代農業圖景。

      “揚州炒飯怎么做才好吃?首先是要有好米”

      都說冬天是農閑時節,可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的種田大戶們可沒閑著。1月9日上午10點,由建寧縣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的“建寧五子”山貨年貨節活動在網絡直播平臺上火熱開啟,其中,建寧特色的水稻種子一上線就收到不少訂單。

      建寧縣是國家級制種大縣,全國每十粒雜交水稻種子就有一粒來自這里。當地丘陵與河流相互交錯的地貌為種子生產提供了一道天然的隔離屏障,讓這里成為我國培育生產雜交水稻種子的最優勢區域之一。

      種子有農業“芯片”之稱,良種培育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來,建寧縣推進雜交水稻產業園建設,誕生了一批龍頭企業,不斷培育推廣有“東方魔稻”之稱的雜交水稻品種,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這里走向全國。

      在建寧縣,從田間地頭到育種機構,處處都有高科技的身影。在當地的種業科技中心實驗室,先進的檢測儀器可對種子純度、凈度等指標以及DNA等進行檢驗鑒定,保障種子質量安全。科技中心采用了大數據等多項先進技術,可以實現對全縣種子的生產管理。

      除了育種,在制種環節,現代化的制種經營體系也讓建寧縣實現了種子生產的“因地制宜”:9萬多畝制種稻田,每年300多個品種,哪片田有什么樣的氣候,適合種什么品種的種子,什么時間播種、移栽、授粉、收割……都能精準規劃。

      在種子收獲后期加工的環節,建寧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還研發出密集式智能烤房烘干種子等新技術,稻谷收獲后,只需倒入烤房,設定好溫度,一鍵啟動稻種烘干就可以了。

      建寧縣里心鎮上黎村村民肖鳳輝說,以前,村里家家戶戶都有曬席,秋收時,稻谷都鋪在曬席上,要不定時翻動,曬好多天。遇到下雨搶收不及時,種子就要發霉。現在種子進了烤房,兩天兩夜就能取回家,更方便了。

      水稻是我國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各地在水稻育種育苗方面,都不斷有新技術新成果。

      “634.7公斤!不僅高產還優質環保!”在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慶豐村稻蝦共作示范基地中,水稻新品種“蝦優100”的平均畝產讓農科所的研究員們分外驚喜。

      “揚州炒飯怎么做才好吃?首先是要有好米。”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家宏介紹,蝦優100是里下河農科所水稻育種創新團隊培育的江蘇省首個稻蝦田專用水稻品種,不僅經受住了2022年夏極端高溫天氣和臺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表現出植株高、耐水淹、品質優等特點,而且還能在稻蝦共作的深水條件下實現零農藥殘留、優質稻米的生產。

      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阿里郎農業機械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11棟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實現“智慧”育秧。苗床大棚控制系統,可以自動控制大棚內的溫度、濕度等指數,大大提升秧苗的出芽率。而水稻缽苗移栽技術,不僅節約了人力還提高了產量。

      “插秧機裝上了北斗導航系統”

      冬日上午,浙江省平湖市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得稻家庭農場內,冬小麥像排列整齊的小士兵,長勢喜人。農場主張良杰正操作著無人機在農田上方為麥苗有序施肥。

      農業作物種植,與天、與地的較量是不可避免的,但張良杰對自家農場下一季的谷物產量充滿信心。他的底氣,來自于先進農業科技。

      “我們購置了新的農業設備,為插秧機、播種機裝上了北斗導航系統。”張良杰說。“通過北斗衛星控制,設置好路線后就可以進入自動駕駛模式。這不僅節省了人力,還提高了農作物質量,助力糧食增收增產。”

      2022年,得稻家庭農場水稻百畝示范田平均產量533公斤、小麥最高田塊產量577.04公斤,突破了保持11年的浙江省二項最高紀錄,這樣的成果離不開現代化農業科技的支撐。無人機施藥、無人駕駛機插秧……這些技術讓農場實現精準種植、效率作業。

      這幾天,農場的小麥田內,無人播種機正在進行補種。只見張良杰掏出手機,在APP內進行著簡單的操作。“每排麥苗間距20-30厘米最有利于作物生長,機械化種植能夠精準地控制這個距離,也可以避免將近70%的草害。”張良杰說。

      不僅是得稻家庭農場,在浙江平湖,農業科技讓農業生產告別“靠天吃飯”的艱辛和粗放。沙地里的豇豆、空中的紫背天葵、營養液膜里的快菜……與傳統農業相比較,位于浙江省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僅種植方式特殊,產值產量也能提升近一倍,這得益于該公司基地內特殊的種植方式和多樣的科技裝備相結合所產生的效果。

      隆冬的早晨,一望無垠的田地披上了一層白茫茫的霜凍,而在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結構分明的溫室和路中央的無人機為基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揭開這張數字農業的神秘面紗則要從一座北斗高分基站開始。“這個基站能測繪農場高精度地圖,依靠它我們能對場地、設備和人員進行優化管理和智能調度。基站建成后我們引進了無人車,現在灌溉、水肥、環境、溫控等流程不需要人工干預,依靠計算機就能完成。”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余魁指著屏幕說道。

      只見余魁鼠標一點,屏幕上便清晰地顯示出許多數據:溫度20℃,澆灌時間10時05分,時長20分……余魁表示,一旦指標出現異常,系統還會自動報警提醒。通過手機點一點就能夠實現大棚溫度控制,灌溉施肥等農事自動化管理,現在整個園區130畝地只需要一個管理員即可。

      有了這些“高科技”的加持,農作物才能順利在除了土壤以外的介質中生長。在水培、氣霧培種植區內,一棵棵紫背天葵被均勻地種植在“空氣中”。為何在空氣中植物也能順利生長?原來在種植紫背天葵的區域中,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液以霧氣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利用種植空間,還能使植物根系水肥條件最佳,營養液也能實現循環利用。

      除了水培、氣霧培,沙培也是一大亮點,沙漠里的沙子、海岸邊的海沙等,都可以作為種植介質,減少病蟲害。

      余魁說,與傳統農業相比,同樣大小的種植區域,數字化農業技術使農作物生長周期變得更短。“我們現在主要是做一些自己的生產以及農作物標準化技術的輸出,希望未來可以讓數字農業的使用范圍更加廣泛。”

      “搞生態農業也是個技術活”

      北京市朝陽區三元橋附近,繁華的鬧市區內隱藏著一家小小的菜店,菜店里出售各種蔬菜也出售五谷雜糧,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種植方式為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生態低碳種植。

      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歸零農場是菜店的供貨商之一。這座農場有很多不同于傳統農場的地方,比如被視為農作物“敵人”的雜草在農場里到處都是。農場主陳玉笏有一套可持續的耕作方式,她說,農場里的雜草割掉之后,不會扔掉,而是繼續堆放在田地里。有了各種“雜草”,就有了植物的多樣性,就會有各種昆蟲來這里安家。同時,草和枯枝落葉的層層覆蓋就像給土地蓋上了一床被子,可以保持土地處于一個相對恒定的濕度和溫度,各種微生物就可以安居。這樣農場就會達到一個動態的生態平衡,土壤就會越來越健康,作物的病蟲害也會大大減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中國特色,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要“發展生態低碳農業,賡續農耕文明”。

      近年來,隨著綠色低碳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新要求新趨勢,農業領域也在通過現代技術與傳統農耕文明的結合,實現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

      在湖南省祁陽市,湖南舜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小龍和工人們正在為春耕作準備。公司有300畝“稻鴨模式”生態糧田,全部采用的是綠色生態的生產模式。

      陳小龍是廈門大學的博士生,因為從小生長在農村,出于對農業的熱愛,以及“讓更多人吃上健康生態糧食”的愿望,五年前,博士畢業后,他返鄉搞起了生態農業和農業科技研究。

      很多人說生態種植,不上化肥,產量必然低,陳小龍不信。然而,第一年,陳小龍采用“稻鴨模式”種植的生態糧田畝產稻谷確實不足200斤,但陳小龍不想放棄,他堅持不用農藥化肥,不噴除草劑。為了提高產量,幾年間,他幾乎天天在實驗室和農田之間奔波,不斷進行創新攻關,優化升級“稻鴨模式”,糧田畝產一步步突破400斤、500斤。

      鴨稻相生,互幫互助,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陳小龍說,在“稻鴨模式”下,鴨子可以吃蟲除草,排泄物為稻田提供有機肥料,再配合其他綠色基肥以及誘蟲燈等設備,實現農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有的人認為生態農業沒有現代農業科技含量高,其實是錯誤的,搞生態農業也是個技術活。就‘稻鴨模式’來說,雖很早就有,但在保持生態健康的情況下如何讓效益更優,就有大學問。”陳小龍說,從稻子種什么品種到鴨子養什么類型,再到一畝田里養多少只鴨子才合適,都需要花大力氣研究。為了更好地推廣和發展生態農業,陳小龍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組建了一個生物科技團隊,建設起從種子培育到生態種植、品牌加工的農業科技生產模式。這些年,憑借在學校學習的作物遺傳育種等知識,陳小龍帶領團隊分析試驗數據,通過對2000多套種質資源、幾萬株稻苗的篩選培育,成功培育出祁山胭脂米等優良品種。陳小龍說,他希望這樣以科研為基礎的生態種植模式能更多地推廣出去,帶動鄉村發展高品質生態農業。

      (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